還記得2013年7月底,由鼬獾而起的狂犬病疫情爆發,使得人心惶惶,全台陷入恐慌,甚至引發棄養潮與撲殺。而在這段黑暗的日子裡,有這麼一群人,而且為數不少--他們互不相識,但為了所愛的動物串連起來,共同盡一分力氣,沉澱恐慌之後的方向。

      以黃宗慧為發起人的志工小組,因憂心於狂犬病疫情引發的恐慌,對於在世上艱苦求生的動物「不能放手」的執著,在社群臉書上發起#放牠的手在你心上串寫活動,召集大家寫篇文章、拍張照、畫張畫,加上關鍵字#放牠的手在你心上,一起為生命和諧發聲。本書收錄五十幾篇動人文章、插畫及照片,集結眾多知名作家、攝影師、學者與網友的創作。活動至今也巡迴全台演講二十四場。以創作,在黑夜中燃起火炬,見證荒涼,也見證溫暖。放心團志工小組堅信,這時代,每個人都是媒體。只要有夠多的人一同參與,就可以扭轉此刻社會的氛圍。

 

DSC05914.JPG

備註:本書裝幀採雙書封設計,右翻直走文「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的故事以人與動物的情感取暖。左翻橫走文「牠們給了我情感教育」的文章希望能沉澱出恐慌後的方向。

 

踏出「認識」的第一步,化解恐懼

      “認真想想,戒心與敵意有時其實你也說不上原因,只有認識才能化解恐懼,也只有接納才能有愛。但,你總是需要踏出「認識」的這一小步。”

吳道沄<外公和我的妹妹努努>(直走文p37)

 

  我們從小接收到的訊息大多是,流浪狗很髒、牠們有皮膚病、不要碰、不衛生等等。或是身邊總是有著對小動物多少有些害怕的朋友,無可避免地會帶有戒心與敵意,可能你也是其中之一。在路上遇到牠們時,本能地有逃跑或是攻擊的反應。也沒有正確的管道讓大家了解流浪動物。不過,若踏出那「認識」的第一步,放下固有的成見;了解大環境下的種種前因後果,像是如曾經受虐待的狗因此個性變得偏激,導致對人類帶有敵意,較易有攻擊性行為。(追根究柢,始作俑者還是人類啊!)在了解之後,尊重牠們的天性,並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慢慢能真正的接納牠們的存在。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懂,不用參與,交給動保人士去處理就好。但我們需要認知到,善待動物與自己有沒有能力或能承擔責任去養是不同的。即使沒有能力飼養,或是無法像行動力強的動保人士為動物奔走,至少可以在生活中努力實踐去善待每隻動物,餵食、救援流浪貓狗,支持以認養代替購買,在臉書上按讚、按分享。我們都能一起從自己開始做些改變,每個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都做一些些,就能改變這大環境,變成對動物友善的環境。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劉梓潔

 

 

無關形色樣貌的,最純粹的愛

       “做為一個自小與狗相處的人,我想從中確實是獲益不少,也得到不少療癒。如果你試過在難受至極時被狗兒用額頭輕頂著你,用擔心的眼神看著你,伸出手掌試圖「touch」你,你怎麼可能不愛狗。或者說,你怎麼可能感受不到他對你的愛,是那樣無關形色樣貌,無關身為人不可避免的多餘殼覆,眼裡只有純粹而真實的你。”

溫雅蘭<你怎麼可能感受不到他對你的愛>(直走文p82)

 

      本書收錄的文章裡,許多篇著墨於人與動物之間的「愛」。即使沒有養過寵物,沒有和動物親身接觸過的經驗,透過這些文字,能深刻地感受到生命之間緊密的連結。而飼主在牠們短暫的生命逝去之後,雖經歷失去的痛苦,在時間沖淡後,仍可以重新再愛,將愛延續。

 

     「動物有手,但人有沒有心?如果願意把牠的手放在你心上,一定能感受生命的溫度。」

 

 

牠們給了我情感教育

 

 

 

 

 

 

 

 

 

 

 

 

 

 

 

 

 
是牠們教會我們生命的可貴

 

      “善待所有人事物,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生命的導師,地球萬物是來引導我們認識「生命的貴重」以及「靈魂的重量」,人活著不是只能膽怯且自私地求生,人類發展出科技與文明,我們與自然、動物、他人,都應找到更深遠、和諧,且利他利己的生存方式。”

陳雪<動物是天使>(橫走文p75)

 

       曾經在網路上流傳著這麼一段話,一個小男孩對於為什麼狗活得比人短的回答。他男孩說:「人們出生就是為了要學會如何過好生活。比如愛身邊的人,好好對待別人,對嗎?」「而狗生來就已經知道怎麼做到這些了,所以他們不需要活那麼久。」這麼一段簡單的童言童語,好似解釋了牠們來到世界上的目的。牠們像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人類生命的導師,教會了我們最真誠的「愛」,也教會了我們生命的可貴。該多麼謝謝牠們來到了我們的生命裡。

 


情感政策-遊民與狗

 

       在吳明益<牠們曾經給了我情感教育>一文中,提到了德國政府的一項措施。

 

      “若遊民領養了一條狗,政府便會給予狗補助,如此一來遊民就有了自身與狗的補助收入,經濟上反而負擔較輕。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心靈上的。遊民有時候的情緒失控,不愛惜自己往往來自於情感的失落與寂寞,有狗為伴的遊民,往往能藉由和狗之間的沉默交流,形成一種情感信託。他們在寒夜依偎,遊民的手和所有願與動物為伴的人一樣溫暖,沒有階級性,也對狗產生了安慰。這是一種高明的「情感政策」。”

 

      或許這次狂犬病是一個契機,讓缺乏動物政策,遇到問題就高喊「撲殺」的台灣,該面對如何對待野生、飼養、經濟動物等議題了。在制定動保法或是相關政策時,曾參考歐美的台灣,也該仔細想想怎麼樣才是最適合我們環境的政策及法律,是否也能制定出台灣的「情感政策」?

 

 

沉澱恐慌之後的方向


 
給下一輪亂世的備忘錄


      也許,比這次狂犬病更危險的是,在恐懼之下人們不理性的棄養及撲殺,大大拉開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在狂犬病疫苗施打的同時,「放牠的手在你心上」串連活動也用創作為我們的文明打一劑疫苗。甘地曾說過:「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端看其對待動物的態度。」而文明程度要從教育做起,希望有一天學校能不只教孩子們學科,也能夠更注重生命教育,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因大人的無知與恐慌,被教育成看到動物就只會聯想到疾病、骯髒、危險,只會閃躲甚至凌虐動物的、失落的一代。
     

      在台灣,多數所謂的「動保」的精力花在貓狗身上。似乎貓狗的問題就讓許多關心這個議題的人疲於奔命。這天平已歪斜了很多年。狂犬病爆發時,我們看到有些團體一再強調「不關貓狗的事」,這樣偏狹的愛,令關心野生動物的人不以為然。實際上,不應該有「野保」和「動保」的分界,這一切不該是互斥的。在國外,保育及動物團體分工甚細,有關心野生動物、經濟動物、也有實驗動物。前一陣子三義外環道工程的開發政策,危及石虎棲地。在貓狗團體來說,人們可接受保護石虎雲豹的環境,那為什麼沒有重視到貓狗的環境?有時卻有些矛盾,當大家譏諷「貓狗團體」只關心可愛動物的時候,如果真的關心起像老鼠這類被多數人認定不可愛的動物,又往往被視為「太超過」。


      “這次的疫情,把整個社會捲進了紛擾之中,但另一方面,也迫使所有原本不關心動物議題的人,去逼視這個事實:那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你關心與否,牠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其實是同一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想捍衛自己的生命安全,捍衛自己珍視的價值,但是可不可以,稍微不要那麼那麼排他地去看待這一切?道德沒有絕對主義,我們也不可能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一次解決不同領域的爭議和不同價值觀之下的衝突。”

黃宗潔<給下一輪亂世的備忘錄>(直走文p168)

 

繪圖/鄭治桂

「黑狗阿福」 阿福速寫(2) 2013 鉛筆、水彩/紙

繪圖/鄭治桂

花蓮七星潭邊遇見狗狗 2009 簽字筆染色/紙

 

 

結語


  放心團志工小組認為,狂犬病的問題並不能僅以「新聞熱潮」看待,而是至少可能影響未來幾十年台灣人對待動物的方式。「因為這次事件中所採取的政策,呈現的是我們所處社會內心的樣貌。」我們所珍視的生命本質,也是動物們所珍惜的一切。人類自尊為萬物之靈,眼中的世界卻只是「人類的世界」,自私地偏向於敘說人和人之間的故事,而太忽略將世界視為一個整體,也敘說我們和動物、和自然間的關係。反省這樣的關係是如何豐富人的心靈,建構出人的生命;又或者,覺察我們是如何對待這樣的關係。我們與動物之間,是否找了最適切的相處模式?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是一份備忘錄,記下此時此刻發生之事,也喚出許多人記憶中和動物的美好回憶,也藉此提醒自己和下一代,將生命的價值放在心上。牠們與我們活在同一世界,所有的摧毀行為同時也在摧毀我們自己。

 

     看完這本書引起的共鳴,讓人想起紀錄片「十二夜」。如果說「十二夜」是訴諸悲情,呈現殘酷的現實,那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就是另外一股溫暖感動的力量。兩者都是最真切且深刻的生命情感教育,都非常值得一看。

 

      只要有動物依然受苦,「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就不會解散。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Facebook粉絲團(放心團)

 


延伸閱讀

【人。動物。時代誌】

【人。動物。時代誌】為放心團志工小組建立的專欄部落格,其中的個人專欄、邀稿及讀者投稿皆是無償義寫。生命的動人故事沒有消逝的一天,關於人與動物的生命故事這股感動持續的發酵。

DSC05913.JPG

 

 


作者介紹

婕,慢慢的,平淡的,喜歡寫字,喜歡美好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小時候自己跑去幫鄰居遛狗 ,對於小動物有無法抑制的熱愛。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