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驚見稀有「鯨鯊」擱淺於東海岸!8月30日就是國際鯨鯊日了,然而8月24日上午5點,卻有民眾在台東南迴公路大竹段岸際沙灘上看到一隻中型海洋生物擱淺在沙灘上!在立即撥打118海巡署專線通報後,海保署台東海洋保育站及海巡人員至現場確認,經辨識發現是保育類野生動物——鯨鯊,與成功大學鯨豚研究中心透過影像確認當時已無生命跡象。
礙於鯨鯊的擱淺地點重型機械無法安全抵達擱淺點位,經過仔細評估後,8月24日當日下午4點,鯨鯊由海巡人員、海保署第十工作站同仁、志工隊志工,以及台東縣政府的協助之下,以長繩索緩步牽引的方式,拖至台九線公路下方,並以吊掛的方式將牠搬上貨車,運至成大安南校區的鯨豚研究中心進行後續處理、解剖釐清死因以及後續的研究。
成功大學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向窩窩記者說明,經過仔細量測,這是一隻全長為5.9公尺,重量將近2公噸的雄性未成年個體,初步未發現明顯的傷口或異常。而他也補充:「自海洋保育署於2020年6月1日,正式公告鯨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後,這是近年來發生在台東海岸的第三起鯨鯊在海岸擱淺的事件。」
鯨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名字有「鯨」又有「鯊」的牠們並不是鯨魚,而是魚類,鯨豚並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鯨鯊也是500多種鯊魚中體型最大的,牠們個性溫馴、行動遲緩,根據農業部漁業署資料,我國漁民都叫牠「大憨鯊」(台語音)。
鯨鯊體長最大可達20公尺、重量甚至可達40公噸,大大的嘴巴也成為辨識的重要依據之一,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大嘴巴內有高達3000顆牙齒、非常細小,但因為是濾食動物,進食過程中通常用不到。
但這麼可愛的生物,卻因飽受漁業捕撈、人為垃圾等因素面臨生存威脅,目前在IUCN的紅皮書(Red List)中,也被列為瀕危等級(Endangered, EN),在台灣也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
鯨鯊又名豆腐鯊,據台灣魚類資料庫,是因牠過去被捕撈食用時,發現肉質潔白如豆腐的緣故而來。圖片來源:Pexels
8月30日也是國際間為加強與提升鯨鯊的保育工作與意識,而由墨西哥全國自然保護區委員會訂定的「國際鯨鯊日」,沒想到在鯨鯊日前六日的台灣,卻又有一隻鯨鯊殞落、擱淺於海灘上。去年8月11日,亦有一隻未成年鯨鯊於鄰近海岸上擱淺。
鯨鯊擱淺於台灣的案例並不多,雖然去年8月11日有一例擱淺死亡案例,但在2023年全年度擱淺報告中,卻似乎被遺漏登記。圖片來源:2023年全年度擱淺報告
王浩文表示,近年鯨鯊擱淺紀錄極少,且由於牠們是魚類而非海洋哺乳類動物,海洋哺乳類動物因會用肺呼吸、會找靠岸或水淺的相對安全區域,進行休息恢復,所以對於這隻鯨鯊的擱淺,王浩文表示:「目前解剖無明顯的發現,死因難以定論,推測應該是漂流到海岸而擱淺死亡。」
王浩文進一步補充:「目前仍在考慮是否送化驗進一步了解,但這一類化驗不是隨時有足夠的樣本上機,所以如果要檢驗的話,也要等非常久。即使未來化驗出來,做的也可能僅是身體裡面的環境汙染物,反映食性以及生活上的吸收累積。」
海保署呼籲若在近海或港區目擊鯨豚出沒,應保持距離使其不受驚擾。蓄意對保育類動物騷擾,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2條,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台幣6~30萬元罰金。
而民眾若有遇見擱淺鯨魚或魚類,請勿擅自推回海中,否則恐導致動物嗆水,請撥打118海巡署專線通報,由專業團隊評估處理,通報時,民眾可詳述周遭環境與地標,盡可能描述地形,以利救援團隊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