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屏東縣政府
記者|劉亭妤 編輯|蘇于寬
小琉球去年(2023)遊客數量破百萬,為減輕旅遊人潮對生態的負擔,屏東縣政府公告7月1日起進入杉福、漁埕尾、肚仔坪潮間帶不僅須由專業導遊帶領進入,也將酌收每人60元的「海洋保育費」,專款專用於永續經營、維護自然生態資源及環境。
小琉球潮間帶物種豐富,包含保育類硨磲貝(Tridacna maxima)、海膽、螺、蟹、蛤、海星、星砂(Foraminifera)等。屏東縣政府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保育及觀光推展課林課長補充,潮間帶也是許多浮游生物、小魚等小型海洋生物產卵的地方,牠們的繁殖期都約落在4至6月。
復育區的藍珊瑚釋放受精卵。圖片來源 | 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
小琉球觀光人數自疫情後復甦,2022年近100萬人,2023年更超過111萬7000多人次。
雖然小琉球肚仔坪、杉福、蛤板灣、漁埕尾、龍蝦洞5處潮間帶已是屏東縣政府2015年公告的「屏東縣琉球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旅客須申請專業導遊陪同進入。但是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特聘教授張水鍇團隊2020年的研究卻發現,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處潮間帶生物數量相比遊客尚不多的期間下降八成,生態也已失衡,而原因可能與旅客數量、觀光旅客在潮間帶的踩踏和拿捏行為有關。
屏東縣政府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2023年委託張水鍇,對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處潮間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密度僅有2014年的43%,相較2020年雖提高12%,但回升速度緩慢。
因此,屏東縣政府16日進一步公告肚仔坪、杉福、漁埕尾3處潮間帶為「保育示範區」。
肚仔坪、杉福、漁埕尾3處潮間帶限制同一時間最多300人進入,且旅客必須行走在規劃的棧板或步道上。7月1日起更將收取60元海洋保育費,款項用於宣導觀光保育觀念、辦理觀光保育教育解說,以及管理人員訓練、調查及復育自然生態資源、其他有助於推動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者等。
屏東海漁所保育及觀光推展林課長16日向窩窩記者補充,海洋保育費繳費方式會與7-11超商合作。
遊客在申請到潮間帶導覽員後,必須到超商操作ibon機購票,潮間帶入口管制站的人員才會放行旅客進入。
而「60元」海洋保育費是依相關辦法,依照旅客量訂定價格,也會依法將款項回饋投入潮間帶的生態保育工作,並且持續推廣海洋保育教育。
小琉球保育區潮間帶管制人員巡視。圖|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文玉表示,他在生態保育第一線服務超過10年,近年來觀察小琉球環境生態因遊客過量而受傷,收取保育費、管控遊客量不僅可以保護生態敏感地區,又能提升遊憩品質,遊客還有公共意外險保障,一舉數得。
本身經營民宿的洪桂蓮說,許多業者將「潮間帶導覽」含括在套裝行程內,導致產生許多抱持著「加減去看看」的遊客。他希望透過收取保育費,可以初步篩選出真正對潮間帶生態保育有興趣的旅客,才能將美好的環境傳承給後代。
小琉球民宿潮間帶套裝行程業者我在小琉球天氣晴卻向窩窩記者透露,雖然去年就有聽說今年4月要收保育費,但今年初召開說明會仍有諸多事項未公開,直到昨日縣府再度發新聞,「我們得到的資料不多,需要政府單位盡快公佈相關辦法及措施,業者才有辦法因應調整。」
小琉球小團制潮間帶的解說團隊海島熊則認為,明知道小琉球潮間帶的生態岌岌可危,相關單位應該先積極復育環境,而不是向旅客收費賺復育經費。
「錢收了結果還是在看海膽、海參、陽隧足,當旅客問我們怎麼都只剩這幾種生物時,我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收取保育費之外,3處潮間帶也將依保育需求,限制進入時段。由於每年4月1日至6月15日為繁殖期,夜間8時至隔日清晨5時將禁止進入;6月16日至11月30日開放從事夜間導覽解說,但夜間照明須使用紅光燈;12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為休養期,禁止所有人進入。
琉球鄉公所網站雖然有推薦旅客前往杉福生態廊道、蛤板灣等潮間帶範圍遊憩,但琉球鄉公所秘書室仍呼籲遊客,「盡量不要往海裡走,在陸上、在環島公路去玩、去看風景。」